新闻资讯

行业动态

展示行业的最新新闻动态和展会信息

【耳鼻喉镜篇】鼻息肉

发布时间:2022-04-21

图片

鼻息肉(nasalpolyps):是水肿的鼻粘膜突入鼻腔而形成的赘生物,好发于筛窦、上颌窦、中鼻甲游离缘、中鼻道内的钩突、筛泡、半月裂等处。发病率占总人口1%~4%,可单发或多发。鼻息肉复发倾向强,术后复发率可达15%~40%。鼻腔、鼻窦黏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物。




image.png


临床表现



  • 渐进性持续性鼻塞,单或双侧,

  • 嗅觉减退,

  • 多涕

  • 头痛

  • 闭塞性鼻音、睡眠时打鼾.

  • “蛙鼻”

  • 耳鸣、听力下降

    鼻息肉双侧多发,单侧较少。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,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。鼻腔分泌物增多,时伴有喷嚏,分泌物可为浆液性、黏液性,如并发鼻窦感染,分泌物可为脓性。多有嗅觉障碍。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,睡眠时打鼾。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。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,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,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。息肉阻塞鼻窦引流,可引起鼻窦炎,患者出现鼻背、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。


体征



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、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新生物(小者须收缩下鼻甲后方能发现),状如新鲜荔枝肉,触之柔软,不易出血,可移动,无触痛。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与中鼻甲不可分离,略硬,色稍红。

image.png


正常鼻腔

image.png


鼻息肉



image.png


后鼻孔息肉需作鼻咽镜检查,常在一侧后鼻孔发现上述典型病变,多为单个。


image.png


病因



1、中鼻道微环境学说
中鼻道微环境隙狭窄,凸凹不平,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流;纤毛功能减弱、纤毛活动障碍;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。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,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,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

2、鼻变态反应
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IqE生成细胞,且其液体内gE水平増高,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。

3、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
近90%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,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。

4、细菌超抗原学说
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、B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,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,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,促使息肉形成。

5、遗传学因素
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,一些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因素的潜在影响。鼻息肉通常具有家族性,提示鼻息肉的发病存在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。

CT扫描


CT扫描可以显示息肉的完整范围,单独进行体格检查可能无法完全理解。规划手术治疗也需要成像。在CT扫描中,鼻息肉通常具有10-18Hunsfield单位的衰减,其类似于粘液的衰减。鼻息肉可能有钙化。


鉴别诊断



其他疾病可以模仿鼻息肉的外观,如果在检查中看到肿块,应该考虑。实例包括脑膨出,神经胶质瘤,倒置乳头状瘤和癌症。建议对单侧鼻息肉进行早期活检,以排除更严重的疾病,如癌症,乳头状瘤或真菌性鼻窦炎。


治疗



糖皮质激素疗法:

1、初发息肉较小或鼻甲息肉样变较轻者:口服强的松30mg/日、共7天,然后用鼻可灵鼻腔喷雾,每次50~100ug,每日3~4次,可阻止息肉生长甚消失,控制复发。

2、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:口服强的松30~60mg/日,连服2周。

3、术后:鼻腔喷入,每日两次,连用1~2月。


手术:鼻内镜手术:

1、单纯鼻息肉摘除术。用于根蒂清楚,以前无鼻息肉切除史者。在局麻下,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根蒂部,收紧后自鼻内向外用力拉出。


2、鼻窦内窥镜下鼻窦开放、息肉摘除术。主要适用于筛窦粘膜已为息肉组织所代替,有多次鼻息肉切除史者。术中充分开放筛窦,将窦内息肉完全摘除。


手术适应症:

来自中鼻甲或中鼻道、单侧或双侧的鼻腔息肉,或后鼻孔息肉。已将鼻腔大部或完全堵塞,影响鼻生理功能者,应先行手术治疗。 


手术禁忌症:

心脑疾病或全身其它严重疾病,如哮喘发作期、出血性疾病或急性炎症期等。 




鼻内镜术后处理


术后早期表现:

术后当天鼻腔少许渗血,头部胀痛,眶周痛,由于鼻腔填塞导致张口呼吸。待取出鼻腔填塞物后,上述症状即可改善。通常鼻腔填塞物取出的时间为24--48小时。术后早期黏膜肿胀和渗出。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的2天,手术创面的渗血在鼻腔内凝固、干硬,形成黑色的血痂。

声明:本文部分内容转自HAOYISHENG,本文重在医学知识普及,不求任何经济效益,如有侵权,及时联系我们。